DB63∕T 036-2024 标准编写规范 农作物品种(青海省)

ID

50CF11E9F7114DDD966C60974D600000

文件大小(MB)

0.18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CCS B 20,DB63,青海省地方标准,DB 63/T 036—2024,代替 DB63/T 036-1996,标准编写规范 农作物品种,2024 - 10 - 17 发布 2024 - 11 - 20 实施,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63/T 036—2024,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3/T 036-1996《农作物品种标准编写规定》,与DB63/T 036-1996 相比,除结构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内容变化如下:,a)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见第2、3 章);,b) 增加了“基本要求”,包括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见第4 章,1996 版的第2 章);,c) 更改了“特征特性”部分,整合部分内容至附录(见6.5,附录A,1996 版3.2);,d) 增加了“要素构成”(见第5 章);,e) 增加了“要素设置”、“标准编写格式”(见第6、7 章);,f) 增加了“现有品种名录”(见附录A);,g) 增加了一般参考格式(见附录B),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农作物种子站、乐都区种子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文婷、甘淑萍、许媛君、李俊仁、李斌、保守智、马德林、马广华、郭仁世、,杨彩凤、张琦、李德卿、李高睿、安宁、俄日格力,本文件历次版本的发布情况:,——DB63/T 036-1988,——DB63/T 036-1996,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DB63/T 036—2024,1,标准编写规范 农作物品种,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作物品种标准编写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要素构成、要素设置及一般编写格式,本文件适用于农作物品种标准的编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 20001.5 标准编写规则 第5部分:规范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农作物,农业上栽培的植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作物等,3.2,必备要素,在文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来源:GB/T 1.1-2020,3.2.5],3.3,可选要素,在文件中存在与否取决于起草特定文件的具体需要的要素,[来源:GB/T 1.1-2020,3.2.6],4 基本要求,4.1 形式要求,文件应按照GB/T 1.1给出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编写,并且符合GB/T 20001.5的规定,DB63/T 036—2024,2,4.2 内容要求,文件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a) 农作物品种标准中列出的品种应通过审定、登记、引种备案,应具有在同一地点(地区)近似,生产条件下连续两个以上生产周期的观察记载资料;,b) 有关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数量单位等应相关作物品种观察记载标准规定;,c) 文字表达应准确无误、逻辑严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5 要素构成,5.1 必备要素,应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品种来源、特征特性、生产能力、品种熟性划分、适宜,种植生态类型区划分、栽培技术要点、现有品种等必备要素构成,5.2 可选要素,如有其他特殊要素需列出,均可作为可选要素,6 要素设置,6.1 范围,按农作物种类对标准的适用范围进行界定,6.2 规范性引用文件,按照GB/T 1.1的要求执行,6.3 术语和定义,对涉及的术语和特殊名词进行规定,6.4 品种来源,6.4.1 品种名称,育成品种应列出名称、代号,曾用名、现定名,引进品种应列出原名、译名等信息;对有需要的作,物种类列出变种(种、亚种),6.4.2 选育方法,育成、引进时间;亲本组合;育种方法;选育过程,6.4.3 育(引)种单位,描述育成、引进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历史悠久的农家品种需注明原产地及有关情况,6.4.4 品种编号,品种编号按审定和登记分为以下两种:,a)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会届、日期、品种审定证书编号;,DB63/T 036—2024,3,b) 品种登记机构、日期、品种登记证书编号;,c) 引种备案日期及证书编号,6.5 品种特性,按照相关作物品种观察记载标准进行描述,6.6 生产能力,应包括品种试验汇总结果,增产率,增产点次,一般水肥和高水肥条件下产量水平,列举实例,6.7 品种熟性划分,按生育期或生产周期进行划分,分早熟、中熟、晚熟,列出所需积温,有效积温(活动积温),6.8 适宜种植生态类型区划分,列出适宜种植生态类型区,6.9 栽培技术要点,根据不同作物品种,列出主要栽培技术,包括茬口选择、播种期、播种量、施肥种类和数量、田间,管理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方法,6.10 现有品种,按附录A格式列出,7 编写格式,格式参照附录B,DB63/T 036—2024,4,AA,附 录 A,(资料性),现有品种,表A.1给出了“现有品种”的通用格式,表A.1 XXXXX(品种名称),品种来源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生产能力和适应地区,DB63/T 036—2024,5,BB,附 录 B,(资料性),标准要素设置的一般格式,图B.1给出了农作物品种标准中各要素设置的一般格式,图B.1 要素……

……